当地时间11月15日下午,在阿塞拜疆举行的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第29次缔约方大会(COP29)的中国角,一场以“节能降碳 中国行动”为主题的边会吸引了各国媒体的目光。他们纷纷聚焦于此,翘首以待,准备记录下中国即将晒出的有关“双碳”工作的成绩单。
边会拉开帷幕后,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(简称为“发改委环资司”)副司长文华登上讲台。他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自中国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以来,历经四年所取得的工作成效。
这份成绩单着实令人瞩目,亮点颇多。中国精心构建起了全球范围内最为系统且完备的碳减排政策体系,在能源转型方面更是成效斐然。其中,风电、太阳能发电的总装机规模更是提前了6年有余,便达成了向国际所承诺的目标,彰显出了强大的行动力。
与此同时,中国在产业结构方面实现了优化升级,已然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且最为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,为全球新能源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。在建筑和交通领域,绿色转型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。就建筑而言,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所占的比例已然超过了90%;而在交通方面,2024年新能源汽车的年产量更是突破了1000万辆,成绩十分亮眼。此外,中国在资源利用效率上也在持续提升,过去十年间,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了大约60%,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。
2020年9月22日,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,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,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。
在四年后的气候大会上,中国“晒”出这份成绩单底气何在?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,文华答道:谈到底气,我认为党中央、国务院对“双碳”工作的高度重视是我们最大的底气。
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碳中和工作,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加以推进。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》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,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。国务院印发的《2024—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》,围绕能源、工业、建筑、交通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,部署了节能降碳十大行动,明确了具体的减排指标,为各级政府和企业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方向和目标。
能源领域是实现碳中和的主战场。我国正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,重点控制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,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,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,如太阳能、风能、水能、核能等,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。以南方电网为例,其非化石能源电量年均占比达50%,最高达53%,今年一季度新能源装机容量首次超过煤电,成为第一大电源类型。同时,政府还通过完善相关政策,推动能源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降低能源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碳排放。
工业领域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,因此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点对象。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《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》,旨在加快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急需标准制定,引导工业企业向低碳、零碳发展模式转变。此外,政府还鼓励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创新,推广应用低碳技术和工艺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减少废弃物排放,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和低碳化。
实现碳中和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。我国正加快完善国家创新体系,提升自主创新能力,加强基础研究,建立激励前沿探索的有效管理体制,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。例如,中国能建在陆地综合能源大基地、海上风电、新型储能等多个领域实现原创性技术突破,为能源产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持。同时,政府还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、高校加强合作,开展产学研用深度融合,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。
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碳汇能力,通过植树造林、森林保护、湿地恢复等措施,可以增强生态系统的碳吸收能力,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做出重要贡献。自然资源部推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,组织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,努力提高固碳增汇能力。
碳中和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。政府加强宣传教育,提高公众对碳中和的认知度和参与度,引导公众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。例如,鼓励公众购买新能源汽车、使用节能电器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等。同时,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,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加大节能减排投入,推动自身的绿色低碳转型。此外,金融机构也应发挥重要作用,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,为碳中和项目提供资金支持。
总之,实现碳中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,也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责任。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,通过能源转型、工业减排、科技创新、生态保护与修复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,我们有信心、有能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,为建设美丽中国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。
上一篇:暂无
Contact us
公司地址:西安市碑林区和平路99号金鑫国际304/307-309
咨询电话:400-669-1131
邮箱:xaxwjt@126.com
版权所有:西安宣瓦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备案号:陕ICP备2020018127号-1